汉程教育

首页 > 一建考试指南 > 正文内容

【一建福音】一级建造师难考吗?

文章来源:鑫汉程发布时间:2018-05-15浏览量: 1,913 次

一级建造师难考吗?

作为一个想成为建造师项目管理人员必须要持有的一个证件来说,从启动,规划,实行,监控,收尾几大过程中都必须要了解的管理层人员的考试难度可想而知,同时,一建作为中大型工程项目经理的必备条件。考过一级建造师是多少工地搬砖人的梦寐以求。同样也是挂靠人员的首选啊。。

一级建造师,每年上百万考生备考,但,成绩出来为什么别人是西瓜,你却是芝麻?

所以说,备考方法真的是很重要的

我们都知道考试科目都知道分为2类,公共和实务,公共3科,实务1科,其中公共难度可以依次推为管理-法规-经济,,,对于考试过一次的考生而言,我相信大多人都会深有体会,实务课程,我们的拦路虎啊,分数卡的特别严格,对于我们没上过现场的人来说,难于上天啊,所以有句说法交得实务者方可得建造师证件!

因此,我在这里主要谈下一级建造师实务的备考心得。

首先,我们的备考时间一定 一定 一定要有保证

有书的人都知道一级建造师实务书籍几百余页,里面分为管理、法律、技术三个层次,书籍里面每个章节零零碎碎的知识点超级多,无论是在作战施工现场多年的老兵,还是深谙应试之道的老手,如果你没有准备好足够的备考时间的话,那你想要通过一级建造师考试都基本只能是做梦才行实现了。

因此,一级建造师备考时间必须得到保证!

我们很多人想法,但是都会给自己找理由,忙?没时间?

那你就必须要挤!凑!扣!

一级建造师的报考条件要求考生具备不同年限的工作经验,现实中很多考生也基本是边工作边复习,大家大体情况基本在一条线上,别再给自己找借口。忙,不应该是懒惰的借口!

既然大家都一样,那就只能想办法保证备考时间。是,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可能备考阶段既要面临工作又要面临着家庭的困扰,但大家想想自己考建造师的目的是什么?如果图清闲,大可不必报考,既然要考,既然想通过,那就得给自己掰掰手腕,找时间备考。

课余时间其实是大有潜力可挖的!

这部分时间与其浪费在打游戏、喝酒、看电视、闲谈等事上,不如在备考阶段从中挤点时间来看书。其次对于广大手机党来说,手机不离手已很普遍,一时半会想要改变也很难。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能在上下班乘坐地铁的时候打开筑学通免费题库,做做题看看课呢。再者,很多工作其实有效率的去做占用的个人时间会大大缩减。那在复习备考阶段,顺利完成手头工作后,部分闲置的上班时间可以扣出来用在备考上。但前提是这样扣时间不能影响日常工作!

学习必须保持连贯性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循环往复的过程,前期的备考尤为闹心,第一遍复习想死、第二遍复习稍微有点感觉、第三遍复习有了自己的理解….第N遍复习能做到融会贯通!学习没有捷径,大家一定坚持,要知道这是个必然的过程。

学习必须保持连贯性:很多人进行完一轮复习之后,因为种种原因搁置了复习进度,没有及时进行第二轮第三轮的复习,搁置时间一长,反过头来看书,基本上相当于重新学习,忘得七七八八了!

加强知识点联动,试着自己联想!!

书上很多东西是独立成章的,但考试往往是综合各部分知识出题,所以大家的知识要学会加强联动。大家可以在看到一个知识点的时候试着联想这个知识点可能会联系到其他的什么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有哪些方面可以做融合?

还可以看到一份真题时试着分析这个题涉及了哪些内容?顺着这些内容又可以联想到其他的什么内容?这样联想记忆其实有时候只需要在脑海中过一遍就远远胜过读几遍书,一开始不太熟悉效果可能差点,但熟练了以后会发现这个办法真的很有效,也很省事。哪怕晚上睡觉前在脑海中过十几分钟,都对知识点的记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建其实也就那样,如果你感觉自己努力了,还是不尽人意,你要考虑你的学习方法对不对。正确的学习方法+勤奋学习+一点小幸运,相信会有好的收获。 

要说考试有什么捷径,那就报个班吧,毕竟找个老师来引导学习还很不错的,老师会告诉考点难点,重点有记忆口诀技巧,就会少走弯路,做到事半功倍!

最后,

踏踏实实地复习,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福音来了

汉程2018一建集训营,现在报名免费啦!!!!!

名额有限,只有20名!

咨询热线:13627242764(微信同号)

返回首页 返回列表页
  • 考试QQ交流群

    二建考试交流群

    二建考试交流群 797858857

  • 版权所有 © 2014-2020 备案号:鄂ICP备18019249号-1
    本站归武汉鑫汉程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欢乐大道1号德成国贸中心B栋23楼
    邮箱:2839525479@qq.com
    在线咨询 通关入口 一建QQ群 二建QQ群 造价QQ群 咨询热线
    400-8088-901
    公众号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