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程教育

首页 > 各科考点 > 正文内容

一级建造师项目管理重点(1Z206050)

文章来源:鑫汉程发布时间:2014-09-23浏览量: 3,884 次

1Z206050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实施

  1Z206052施工合同交底的任务

合同交底的目的和任务如下:

(1)对合同的主要内容达成一致理解;

(2)将各种合同事件的责任分解落实到各工程小组或分包人;

(3)将工程项目和任务分解,明确其质量和技术要求以及实施的注意要点等;

(4)明确各项工作或各个工程的工期要求;

(5)明确成本目标和消耗标准;

(6)明确相关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

(7)明确各个工程小组(分包人)之间的责任界限;

(8)明确完不成任务的影响和法律后果;

(9)明确合同有关各方(如业主、监理工程师)的责任和义务。

1Z206053施工合同实施的控制

二、合同实施的偏差分析

通过合同跟踪,可能会发现合同实施中存在着偏差,即工程实施实际情况偏离了工程计划和工程目标,应

该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纠正偏差,避免损失。合同实施偏差分析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生偏差的原因分析

通过对合同执行实际情况与实施计划的对比分析,不仅可以发现合同实施的偏差,而且可以探索引起差异

的原因。原因分析可以采用鱼刺图、因果关系分析图(表)、成本量差、价差、效率差分析等方法定性或

定量地进行。

(二)合同实施偏差的责任分析

即分析产生合同偏差的原因是由谁引起的,应该由谁承担责任。责任分析必须以合同为依据,按合同规定

落实双方的责任。

(三)合同实施趋势分析

针对合同实施偏差情况,可以采取不同的措施,应分析在不同措施下合同执行的结果与趋势,包括:

(1)最终的工程状况,包括总工期的延误、总成本的超支、质量标准、所能达到的生产能力(或功能要求)

等;

(2)承包商将承担什么样的后果,如被罚款、被清算,甚至被起诉,对承包商资信、企业形象、经营战略

的影响等;

(3)最终工程经济效益(利润)水平。

三、合同实施偏差处理

根据合同实施偏差分析的结果,承包商应该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调整措施可以分为:

(1)组织措施,如增加人员投入,调整人员安排,调整工作流程和工作计划等;

(2)技术措施,如变更技术方案,采用新的高效率的施工方案等;

(3)经济措施,如增加投入,采取经济激励措施等;

(4)合同措施,如进行合同变更,签订附加协议,采取索赔手段等。

1Z206055施工合同履行过程中的诚信自律

施工合同履行过程中的诚信自律

不良行为记录信息的公布时间为行政处罚决定作出后7日内,公布期限一般为6个月至3年;良好行为记

录信息公布期限一般为3年

对整改确有实效的,由企业提出申请,经批准,可缩短其不良行为记录信息公布期限,但公布期限最短不

得少于3个月

返回首页 返回列表页
  • 考试QQ交流群

    二建考试交流群

    二建考试交流群 797858857

  • 版权所有 © 2014-2020 备案号:鄂ICP备18019249号-1
    本站归武汉鑫汉程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欢乐大道1号德成国贸中心B栋23楼
    邮箱:2839525479@qq.com
    在线咨询 通关入口 一建QQ群 二建QQ群 造价QQ群 咨询热线
    400-8088-901
    公众号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